新闻中心About Us
首页 >新闻中心中央一号文件送来强农富农“春之礼”
发布时间:2024-02-06 浏览:422次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和春天如约而至,送来了沉甸甸的惠农强农富农“春之礼”。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围绕守牢“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与往年不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贾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的不同是明确了乡村振兴抓什么、如何抓,即提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并将其贯穿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各个领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是定位了当前处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在已经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业强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重点提到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八大硬核举措惠农强农富农。中央一号文件系统部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八大工作重点举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立春时节,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春风扑面而来,振奋人心。
“两个确保”守牢底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当其冲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并作出了包括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在内的七项具体安排。
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导向,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量质并重、提升单产,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增产要算好“经济账”,综合考虑粮食产能提升的投入、农民种植成本、国内和国际粮价等因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对稳定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送来了“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惠农大礼包。
坚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胡冰川表示,大农业观强调农业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要求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农业的发展。大食物观则突破了传统以谷物为主的食物结构,鼓励人们选择多样化的食物来源和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向海洋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胡冰川说,这一提法表明我国正积极探索海洋资源的利用,将养殖业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以减轻近海养殖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开拓新的食物来源。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森林食品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了部署。受访专家表示,要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进一步提升监测及时性和帮扶精准性。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以“三个提升”为重点,
统筹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三个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
李春顶表示,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方面,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以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等若干方面的重点方向,突出了产业发展、产业升级、流通物流以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他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
贾伟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农业农村部支持各地新建和续建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支持新建和认定奖补农业产业强镇镇域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2.6万元。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推介199个产值超10亿元镇和306个产值超亿元村。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2023年,农业农村部宣传推介256个美丽休闲乡村,发布“乡味”浓郁的109条精品线路和365个精品景点,累计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53个,打造了一批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打卡地”。
“乡村特色产业以及一系列新业态不仅激活了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了消费能力提升,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贾伟说。
产业兴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是变扶贫产业为富民产业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要突破口。办一批农民可感可及的实事!中央一号文件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画下重点,春风送暖,在希望的田野。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